水稻灌浆、成熟易倒伏?倒伏以后还能补救吗,怎样减少损失?
在水稻的种植中,很多农户朋友存在着一种误区:只要禾苗长的越茂盛后期产量肯定就越高,很多朋友会对水稻多施氮肥,这种情况给水稻灌浆、成熟期倒伏埋下了祸根。水稻倒伏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引起稻谷发芽,空瘪粒增加,影响稻米品质,同时因收割困难,增加劳力成本。那么如何做到长势旺又抗倒伏而且稳产?水稻倒伏以后还能补救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哪些原因导致水稻倒伏?
1、肥料使用过量
很多人想着,只要把氮肥施足,就会长得很好,但是岂不知在氮肥过量后不仅会导致前期的烧苗,还会导致后期成熟后的倒伏,所以氮肥的使用量一定要合适。
2、病虫害
水稻发生稻瘟病、纹枯病,发生穗颈瘟等,如果没有有效的防治,那么在成熟期就会枯萎、倒伏。
3、种植不当
有相当一部分种植户喜欢种得密密的,想着这样的可以在成熟的时候多收一些。但是,由于种植密度过大,造成的结果是培育的水稻秧苗老化,返青慢,分蘖节位高,根系不发达,茎秆细弱,在成熟后就会出现颗粒不饱满且易倒伏。
4、成熟期因大风、暴雨导致倒伏
在连续多天暴雨,如果没有做好水田的排水,长时间将水稻浸泡在水里,会导致最后根部腐烂,然后引起倒伏。另外大风也会引起倒伏。
二、水稻倒伏还能补救吗?
1、及时开沟排水轻搁田
这对减缓纹枯病蔓延,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继续灌浆,防止穗发芽和茎秆腐烂,有积极作用。
2、根外喷药施肥
每亩用磷钾源库200g,兑水10kg叶面喷施。用5%井岗霉素100g,兑水10kg喷施防治纹枯病,井岗霉素和磷钾源库可以药肥混施。
3、对于轻倒伏的水稻不宜扶稻扎把
稻株一般都是顺势倒伏的,稻穗、穗茎节和倒一叶、倒二叶基本都暴露在表面,倒伏后3-5天,由于稻株的自动调节作用,会使叶片和穗轴自动翘起,特别是倒伏不太严重的田块,稻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而扶稻扎把,反而会人为地破坏稻穗、穗茎,使机械损伤加重,造成倒伏损失更为严重。
4、对于重倒伏的水稻扎把抢救
水稻倒伏严重,但没有完全倒在地面,可以用绳子也可以用杂草捆扎。然后加量用磷钾源库和生物促熟剂对足量水喷雾,避免绝收。水稻产量的形成来自于抽穗后的光合作用产物,所以需尽可能促进它的光合作用,保护好后4片叶,补充营养物质。
5、严格控制后期灌水次数
对倒伏的水稻田要严格控制后期灌水次数,每次灌水一定要落干晾透,做到前水不见后水。
三、如何预防水稻倒伏?
1、选用抗性品种,合理密植
选用抗倒性强的品种。合理密植,尤其是直播稻田,更要把握好播种量和田间分蘖苗数。
2、做好水肥管理 预防病虫草害
合理施肥,多施磷、钾肥,生物菌肥,施用硅肥,增强水稻抗倒性。氮肥不宜施用过多。及时晒田,深泥田、烂泥田多晒、早晒、重晒,晒至脚踩不陷泥、田间开裂为度。做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3、加强水稻管理,促使水稻茎秆健壮,根系发达,提高抗倒性。
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15%多效唑90-100克/亩,也可以在浸种时用5%烯效唑1500-2000倍液浸种15-16小时,高秆易倒品种可以用800-1000倍液浸种,培育健壮矮化秧苗。
分蘖期结合防治钻心虫,亩用15%多效唑20-30克喷雾,可以矮化禾苗,发根数量增多,白根占比多,快速增加分蘖。
4、遇不良天气及时处理
暴雨来临时,要开沟排水,使田泥不发软。一旦有倒伏,可以人为扶起来,2-3蔸一丛并用稻草拦腰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