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隆优619秧田期病害的防治技术(一)
病害防治技术(一)
秧田期,做好病害的防控管理,对提升水稻产量是大有裨益。
水稻秧田期管理水平,影响到后期的育秧质量。为培育健康壮秧,要加强做好秧田期间病害的防控,才能预防和减少病害扩散、切断病害传染源、控制稻田病害发生的作用,为此,一定要高度重视秧田期间病害的监测和防治,在防治中贯彻预防为主。
一、水稻烂秧
症状:
生理烂秧:有烂种、漂秧、黑根等。
烂种是指播种后不能正常发芽而腐烂。
漂秧是指出芽后长时间不能扎根,稻芽漂浮在土表,最后腐烂枯死。导致烂种的原因很多,如陈种子,或种子水分过高受热霉变等。
黑根为秧苗中毒。当大量底施未腐熟的农家肥或硫酸钾型复合肥做底肥时,秧田水又深,土壤还原态过强,其中的硫酸根还原菌迅速繁殖,将高价硫还原成低价硫而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硫化亚铁等,毒害稻苗,使稻根变黑腐烂,叶片枯死。
我们也可以在水稻苗期根不同的颜色表示水稻根系活力情况进行一些简单的判断,一般说来白根有劲、黄根保命、黑根生病、灰根要命。
(1)白根:一般都是新根或是老根的尖端部分,这些根因其分泌氧的能力强,能使根际周围的土壤呈氧化状态,形成一个氧化圈,将其周围的可溶性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沉淀,而不聚集在根的表面,保持了根的白色。白根有很强的生理功能,生命活动和吸收能力都很强,所以说白根有劲。
(2)黄根:这是老根和根的基部所表现的特征。这些根因为老化,外皮层细胞壁增厚,泌氧能力下降,“氧化圈”缩小到贴近根表,三价铁沉淀在根上,成为黄褐色铁膜。这层铁膜有保护的作用,可防止有毒物质侵入根的内部,所以说黄根保命。
(3)黑根:在较长期淹水以后,由于土壤内氧化不足,有机质进行嫌气分解,产生硫化氢等一系列有毒物质,当硫化氢与二价铁相结合时,便产生硫化铁(黑色)沉淀在根表。这种根的生理机能已大大衰退,所以说黑根生病。
(4)灰白色的腐根:土壤中的二价铁存在,可以及时消除硫化氢的毒害作用,对水稻生长是有益的。若土壤内缺少铁元素,硫化氢得不到消除,它对根的毒害作用是很大的。它能抑制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吸收功能,使稻根中毒死亡。硫化氢中毒的症状是拔起稻苗进行观察,如果根系表面白色透明,呈灰色水渍状,有一股臭蛋气味,便说明是硫化氢中毒,这种根已完全丧失生理功能。
病理烂秧:由立枯病、棉腐病引起。
立枯病症状:常见于旱秧田。出苗后秧苗枯萎,茎基柔弱,易拔断。轻者,成片发黄;重者,茎基部腐烂,有烂梨味,整片死亡。病株基部多长有白色、粉红色或黑色霉层。
绵腐病症状:常见于水秧田。播种后病菌侵染幼芽,5~7天即可显症,起初在颖壳破口或幼芽基部产生乳白色胶状物,随后向四周放射长出白色絮状菌丝体或幼芽枯死。秧田初期为零星点片发生,若遇低温连阴雨或厢面秧板长期淹水,病害会迅速扩散,造成全田死苗。
烂秧症的防治措施:
改善大田环境,培育壮苗,增强抗病性。同时,辅以药物治疗,预控效果更好些。
改进育秧方式,选择秧田,满足这些条件:避风、向阳,地势低平,结合深耕,确保土质疏松。整地要细,冬季闲置田,注意晒垡,基肥用足。改善用肥,多用温性肥,增加土壤通透性。
播种前,除去田间杂草,确保长势要好。此外,选用薄膜育秧,防控效果不错。露天育秧,注意秧田湿润。
适时选择播种期,通常情况下,露天播种气温至少要在12-13℃以上。播种用量适中,落谷要均匀,踏谷不见谷。
而后,覆盖适量草木灰。播种后,秧田水自然落干,增加土壤通透性和温度,确保出苗出的全、早、齐。加强肥水管理,旱育秧,注意浇水,适量灌溉,促进根部生长,有利于分蘖。
水育秧,注意控水,确保通透性。同时,注意灌水,很好保护秧苗。用肥要学,施足基肥,轻施苗肥。后期,用好送嫁肥。同时,追施氮肥,有利于增进糖分,有利于促进抗逆性。
立枯病防治:此病常见断奶期旱秧。此病防治,用30%土菌净(杀菌剂),消毒,用240ml/h㎡;配用,辉隆宝(活化土壤,平衡养分,壮苗生根绿叶,解除肥害、药害),用900ml/h㎡,上述兑水用450kg/h㎡,喷雾喷施,防病效果显著。棉腐病,药防前1天,排干稻田水。用30%土菌净,消毒,240ml/h㎡;配辉隆宝,900ml/h㎡。上述用药,兑水用450kg/h㎡。药繁后1-2天,复水,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