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水稻灌浆期管理重点

2021-08-11

水分管理

这一阶段要采取干干湿湿的间断灌水措施,即上水后自然落干露田,1-2天再灌水,以增加土壤中氧气,维持根系活力,但是透水性强的沙土不适合,应该保持薄水层。同时注意中期灌水不能太深,而在籽粒出现“白浆”阶段时,就可以排干田面的积水,只要田面不出现超过1cm的裂缝就可以满足灌浆期对水分的需求了。

温度控制

水稻灌浆初期适宜温度为21-26℃,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一般来说,白天温度较高,夜晚温度适当偏低,如此的日夜温差较大时有利于籽粒灌浆。因此,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要根据种植季节的变化,合理安排播种时期,保证水稻抽穗扬花、灌浆结实能够在最佳的温、光条件下。

合理施肥

水稻灌浆期要求叶色浅绿,如果叶色淡黄脱肥,就应追施粒肥,可提高灌浆速度,增加粒重。另外,还可结合防穗颈瘟的同时配施促进灌浆成熟的叶面肥,可增加粒重促进成熟。

病虫害防治

水稻灌浆期的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应抓住水稻破口、齐穗两个关键时期进行防治。建议采取复配药剂,不能单一用药,推荐药剂有:拿敌稳、稻瘟灵、春雷霉素、吡唑醚菌酯等。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