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水稻收割前过早、晚断水,对水稻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2021-09-10


水稻进入黄熟阶段,稻田应适时排水落干,这样不仅有利籽粒充实饱满,同时利于青杆、绿叶、黄粒、活杆成熟。
稻田排水落干时,要防止排水过早而干旱逼熟,也要防止排水过晚不能适时收割而枯熟,这样都会对产量和米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排水过晚,田间湿度大,也不利于适时进行收割,并会对后茬土壤的适时翻耕和及时播种等田管造成不利影响。

一般要求在水稻黄熟的初期、中期断水,要根据田土及气候和田间长势而定,要不影响产量,又有利于收割和后季整田。后期断水过早,会降低根系活力,影响灌浆,尤其对灌浆期长的大穗型品种,影响更大。后期排水过早对整精米率影响也很大。因此,水稻收获前应提倡晚排水、晚断水,生产上一般水稻抽穗后35-40天之后撤水,是灌浆结实期水分管理的基本要求,最好在成熟前7-10天左右灌最后一次水,具体时间视土壤含水量及天气和籽粒成熟情况灵活掌握。

一般是高地迟停水,洼地早停水,抽穗早的早停水,抽穗晚的晚停水,氮肥偏多早停水,高温干旱晚停水,低温阴雨天多早停水,保水好田块早停水,漏水田迟停水,盐碱地要适当晚停水、勤换水。具体你要根据自己田间具体情况适合把握就好。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