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阴雨天收割的稻子如何储存?

2021-10-09

虽说稻谷的颖壳较坚硬,对籽粒起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虫害及外界温、湿度的影响,但是稻谷易生芽,不耐高温,保管起来仍需要特别注意。尤其在收割时连遇阴雨,极易发芽,生芽和沤黄的稻谷,品质和保管稳定性都大为降低。

储藏中易发生的问题

1、易发芽。大多数稻谷(如籼稻)无后熟期,在收获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同时稻谷萌芽所需的吸水量低。因此,稻谷在收获时,如连遇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保管中的稻谷,如果结露、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

2、不耐高温。烈日下暴晒的稻谷,或暴晒后骤然遇冷的稻谷,还容易出现“爆腰”现象。因此,在贮藏水稻的时候一定要格外注意。

3、易沤黄。变黄是指高温引起稻谷品质变劣,产生黄粒米的现象。收割后若未及时晾晒或干燥,谷堆温度升高会产生黄粒米。

4、易陈化变质。稻谷储藏过程中,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食用品质会劣变。而导致稻谷陈化变质的关键是脂肪氧化酶。脂肪酶活性高低直接影响稻谷的衰老,因此,低脂肪酶活性的材料可以减缓脂质的过氧化过程和储藏粮食氧化变质的速度,保持清新气味,并可提高水稻的耐储藏性。

5、易生害虫。稻谷储藏过程中容易生虫,虫害不仅损害大量的粮食,影响粮食的营养价值,而且使粮食带有不良气味,降低品质,减少重量,容易使粮食发热和微生物的进一步作用,造成粮食腐败变质。

稻谷储藏有四点主要措施

1、常规储藏

(1)控制水分。稻谷的安全水分是安全储藏的关键,一般早、中籼稻收获期正是高温季节,收获后易干燥,入库水分低,能达到或低于安全水分。但晚粳稻收获时是低温季节,不易及时干燥,入库原始水分大,应及时进行干燥处理,有烘干设备的应在春暖前处理完毕,没有烘干设备的,应利用冬、春季节的有利时机进行暴晒,将水分降到度夏标准以内。

(2)清杂。稻谷中含有的有机杂质含水量高、吸湿性强、载菌多,呼吸强度大,特别是进仓时由于自动分级现象而易形成杂质区,糠灰等杂质使粮堆孔隙度减小,湿热积聚堆内不易散发,这些都是储藏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入仓前进行风扬或过筛,把杂质降低到0.5%左右可大大提高储藏稳定性。

(3)秋后通风降温。秋凉以后及时通风降温,缩小分层温差,是防止稻堆上层结露,中下层发热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早稻入库粮温高,为了及时解决这一矛盾,入库后就应及时通风,降低粮温,要求使粮温接近气温水平。秋凉后抓紧有利气候条件,将粮温迅速降至15℃以下。

2、低温密闭。利用秋末初冬季低温、将粮温降到0~10℃,冷冻降温后,入库密闭储藏,可有效地保持低温。密闭的方法因仓而异,若仓房隔热性能好,可采用全仓密闭。仓房隔热性能差的可用包打围的方法,利用稻谷的不良导热性特点,粮堆愈高大,愈能保持有利的低温。如果仓房密闭条件差,则可采用粮面压盖办法,粮面压盖要做到紧、密、实,以利于隔热、隔湿并防止空隙处结露。

3、人工气调储藏。采用人工气调储藏能有效地延缓稻谷陈化,解决稻谷后熟期短、呼吸强度小、难以自然缺氧的困难。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是充二氧化碳和充氮气调储藏。实验证明,水分低于13%的稻谷在高二氧化碳中储藏四年以上,生活力略有降低。这说明二氧化碳对低水分稻谷的生活力影响不大。

4、双低储藏。目前进行大量的缺氧储藏,各种方法都只能使粮堆造成低氧状态,不足以抑制仓虫、霉菌的生长。但是利用仓虫在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状况下,气门启开、呼吸量大、呈昏迷状态,使用低剂量熏蒸剂可将害虫致死,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