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稻曲病即将来袭?保证水稻高产的秘诀在这!

2022-07-20

稻曲病又名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及青粉病,还称其为“丰收病”,由真菌引起。稻曲病发生后不仅会影响水稻产量,而且影响质量及销售价格


形状特征


该病只发生于穗部,危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风吹雨打易脱落。河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稻区时有发生。


发病特点


此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越冬,翌年7-8月间萌发形成孢子座,孢子座上产生多个子囊壳,其内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也可以厚垣孢子附在种子上越冬,条件时宜时萌发形成分生孢子。孢子借助气流传播散落,在水稻破口期侵害花器和幼器,造成谷粒发病。


气温24-32℃病菌发育良好,26-28℃最适,低于12℃或高于36℃不能生长,稻曲病侵染的时期有的学者认为在水稻孕穗至开花期侵染为主,有的认为厚垣孢子萌发侵入幼芽,随植株生长侵入花器为害,造成谷粒发病形成稻曲。抽穗扬花期遇雨及低温则发病重。抽穗早的品种发病较轻。施氮过量或穗肥过重加重病害发生。连作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配方施肥

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少用或不用氮肥追施粒肥,重施拔节肥或孕穗肥,氮磷钾等搭配使用


2)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避免田间密度过大,田间浅水勤灌,避免长期田间保持深水。对上年稻曲病发生严重田块播种时要进行深翻,并清除干净田间病残体等。


3)喷药保护

稻曲病以预防为主,最佳时机有两个

一是全田1/3以上茎秆最后一片叶子全部抽出,即俗称“大打包”或者“大肚期”时用药(约距出穗时间7~10天左右,叶枕平,此时是最佳用药时间),此时正是病菌的初侵染高峰期;


二是破口始穗期。可破口前7-10天使用丁香菌酯戊唑醇 吡唑醚菌酯的方案进行防治破口抽穗1/3-1/2时再喷一次。


吡唑醚菌酯其具有三大优点:一是高效防病杀菌,减少病果、病叶产生;二是促进营养吸收,果实着色好,叶片更光亮;三是促进sod活化,抑制乙烯合成,延缓作物衰老,延长果品贮存期。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