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水稻如何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获得高产?

2022-08-16

我们大家都知道水稻的产量构成是由每亩有效穗数、每穗平均实粒数(也就是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构成,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有助于水稻高产。同样的品种,在不同的气候环境、播种时间及管理水平下种植,结实率和千粒重有很大的差异,产量可以相差10%-20%。如去年的开花授粉期连续低温,结实率普遍降低,千粒重也受到影响。那么,水稻如何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1、我们要知道决定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时期

水稻结实率决定时期从幼穗分化期开始到谷粒胚乳大体完成增长的这段时间,影响最大的时期是划分发育期、开花期和灌浆期,若在花粉发育期、开花期遇不良气候(如高温,今年的持续的高温天气、低温,去年水稻扬花授粉持续低温降雨)会导致花粉不育或开花受精不良,从而出现空粒,而灌浆期遇不良条件则会出现秕粒,即不饱满粒。

不饱满粒的千粒重比正常谷粒要小,决定千粒重的时期在于抽穗扬花后的灌浆期。水稻产量的70%以上来自抽穗后叶片光合作用积累的干物质,抽穗灌浆期是米质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2、那影响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原因有哪些?

常见的因素有高温、低温、干旱、阴雨、台风等环境条件,种植密度、施肥不当、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栽培管理。

每年都会有部分田块的水稻在抽穗灌浆期遭遇高温热害、低温阴雨,使得水稻颖花退化、开花受精障碍,导致大量的空秕粒出现,从而降低结实率。水稻抽穗灌浆期遭遇持续强降雨或少于天气会导致洪涝和干旱,进而影响籽粒灌浆,使得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风力过大(如台风)会造成水稻倒伏,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物质生产转运,导致结实不良。

种植密度对构成高产群体结构有很大影响,秧苗过密不仅影响光照通风还容易导致病虫害多发、倒伏,秧苗稀少虽然提高了结实率和千粒重,但亩有效穗少,产量也不高。偏施氮肥容易造成贪青晚熟,结实率、千粒重均会下降,水稻生长后期如果缺肥会导致早衰,千粒重下降,水稻缺肥也会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病虫害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如穗期稻瘟病,会造成大量白穗,结实率下降,又如水稻抽穗灌浆期出现稻飞虱,叶片光合作用受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必然下降。

3、提供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措施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虽然影响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关键时期在生长中后期,但从种植开始,基本所有的栽培管理均会对水稻产量带来影响,所以要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必须采取优质的高产栽培技术和防控工作:

第一,将强水肥管理,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在水稻生长后期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磷酸二氢钾、大量元素水溶肥等叶面肥,促进水稻灌浆饱满,防治早衰,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水稻孕穗期至灌浆期根据天气变化调整水分管理,正常天气下在水稻抽穗后采取干湿交替灌浆,延长叶片光合作用功能,尤其是不能过早断水,有利于谷籽粒饱满。

第二,防止倒伏和防治病虫害。水稻防倒伏要在前期通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加强上述提高的水肥管理来构建健壮、节间粗短的高质量群体。病虫害防治应注意田间观察,发现病虫害发生及时用药控制。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