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杜绝浪费 做粮食的小小“守护员”

2021-06-24

  2021年6月23日,河西区教育局与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粮食文化教育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在国家粳稻中心育繁种基地举行,河西区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和学生科科长呼春生老师、水晶小学德育主任王莉老师、国家粳稻中心副主任东丽博士、天隆科技股份公司副总裁于忠亮等领导同志,以及水晶小学五年五班的同学代表们出席了本次活动。

  中心副主任东丽博士致开幕词。东丽博士表示,国家粳稻中心一定会与河西教育局一起努力,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研学实践平台,让大家劳有所获,学有所成,并寄语同学们,不管将来身处什么行业,都要做到尊农敬农爱农、节粮惜粮爱粮,并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

  随后,呼春生老师和于忠亮副总裁签订共建协议,并为“粮食文化教育基地”揭牌。

  水晶小学五年五班的金祎同学代表河西区学生发言。金祎同学首先感谢了河西区教育局和国家粳稻中心、天隆科技科普基地搭建的实践平台。同学们通过在这里追寻一粒米的生命旅程,将真正知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背后的含义,了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是如何头顶烈日、脚踩淤泥,不断的在田间试验和创新的细节,体会农耕的辛苦与不易。同学们会更加的珍惜、爱惜粮食,让中华民族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在河西学子身上发扬光大,用实际行动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最后,签约揭牌仪式在呼春生老师的致辞中结束。呼老师希望通过学校与社会的携手共育,发挥出国家粳稻中心在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农业文化教育等实践活动的资源优势,大力传播“粮食安全”教育,提升河西学子“粮食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让河西学子在研学教育中开阔视野、增长能力、健康成长。

  签约揭牌仪式结束后,同学们跟着国家粳稻中心高级农艺师蔡卓开启了一段水稻知识文化之旅。首先同学们观看了以华泽田教授为首的国家粳稻中心团队“默默耕耘为国家”的纪实短片,了解了“育种人”在冬去春来中默默坚守几十年的历程。随后,蔡卓向同学们分享了袁隆平精神,展现了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眼中有理想、有担当、有激情、有毅力、很高尚而又很可爱的袁隆平院士,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颗好种子,茁壮成长,长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水稻科普展厅,了解了国家粳稻中心是一个专注于研发好吃好种的水稻品种的科研机构,目标是让农民多赚钱,让人们吃的美味和健康;学习了小站稻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品种特性、种植方式和收储加工对大米品质的影响;观察了胭脂稻、红米、紫米、菰米等各种特色的水稻资源;以及全身都是宝的水稻都有哪些用途,大米可以吃、米糠可以炼油、谷壳可以发电、稻草可以造纸等等。大家发现,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我国的水稻产业早已不是原来那个只生产大米的传统农业,而是一个充满了科技力量的现代化产业。

  在传统水稻种植过程和现代水稻种植过程的演示模型前,大家不仅感受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也感叹于机械化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

  看完了水稻机械设备的模型,同学们又来到农机展厅,近距离接触了真正在田里作业的大家伙,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直播机,以及真正带有翅膀的无人喷药机。同学们又来到种子加工车间,原来,水稻种子从地里收获以后,还要经过种子加工的环节,把沙石泥土筛干净,把不能发芽的种子淘汰掉,因为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根本,是一年收成的关键,只有饱满的发芽能力强的种子才能送到农民伯伯手中。

  结束了室内的参观环节,同学们来到了播种基地,把刚才的理论学习应用到播种实践过程。这时候已经开始下雨,同学劳动的热情丝毫没有收到雨水的影响,大家戴上草帽,领取工具,整齐有序的开启了播种之旅,铺底土——撒种子——覆表土——浇透水,同学们团结协作,完成了一盘盘的水稻播种,共同经历这个富有意义的环节,开启一段新的水稻生命历程。

  播下的水稻种子就像朝气蓬勃的同学们一样,蓄势待发,即将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