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小站稻提质增效产业化重大工程战略发展研讨会

2019-04-24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天津小站稻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把天津市小站稻提质增效工程落到实处,2019年4月20日,由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主办,西青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西青区王稳庄镇人民政府、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及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小站稻提质增效产业化重大工程战略发展研讨会在天津西青区顺利召开。市农学会理事长张俊滨、市农业农村委主任沈欣、西青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凤祥出席本次研讨会并致辞。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万建民院士,扬州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张洪程院士以及辽宁省农科院、国家粳稻中心、中化农业、益海嘉里集团、中粮米业、天津食品集团等全国知名稻米产业专家、学者及相关企业负责人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围绕如何构建小站稻全产业链、实现多方合作共赢为主题。张俊滨理事长指出小站稻振兴既是一项具体工作,也是一项民心工程。西青区对小站稻产业模式的探索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很有意义,要动员和引导农学会会员单位,在小站稻振兴工作上达成共识,依托专家,依靠科技的力量,加强品牌管理,将小站稻品牌打造成为天津农业名片。沈欣主任介绍了天津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小站稻发展史。天津市高度重视小站稻的发展,成立了小站稻振兴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制定了天津小站稻振兴发展规划,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等各个方面和环节为小站稻产业振兴提供保障,努力做强、做大、做优小站稻品牌,重塑小站稻辉煌。白凤祥区长在致辞中指出,西青区是全市现代农业提升的重点区域,全产业链融合模式的培育和农产品品牌的塑造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形成农业产业闭环发展对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期间,万建民院士和张洪程院士分别就优质稻米分子育种研究和栽培技术研究做了主旨报告,其他特邀专家就日本稻米产业发展模式、东北稻米发展模式、大米深加工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报告,中化农业和国家粳稻中心就王稳庄小站稻提质增效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会议讨论期间,与会专家、企业家围绕天津小站稻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战略展开热烈的讨论。小站稻产业发展要走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产业闭环、合作共赢模式,以优质、种源可控的品种为核心,标准化种植、加工储藏为保障,优价销售为定位,提高准入门槛,通过品种品牌、地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共同塑造小站稻品牌,重振辉煌。

自2018年开始,天津市政府、市农委开展了系列小站稻振兴行动和方案,制订了《天津小站稻产业振兴规划》,明确到2022年小站稻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的发展目标。据悉,西青区政府积极响应号召,王稳庄镇先后引进中化农业、国家粳稻中心,推动土地集约化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环境提升改造,以实施小站稻提质增效产业化重大工程项目为契机,率先构建小站稻产业新型发展模式。目前以国家粳稻中心育成的国标一级米品种“天隆优619”为牵领,形成“育种、制繁种、种植、收储加工、品牌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闭环小站稻发展新模式。天隆优619作为天津市迎宾馆特供品种,曾先后荣获全国优良粳稻食味品评一等奖、首届中国国际水稻论坛“全球水稻育种创新成果—水稻年度明星品种”;在2018年农业农村部组织的“首届全国优质稻(粳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会”上荣获“十大优质粳稻品种金奖”;2019年荣获“盱眙龙虾香米(粳米)品鉴会”金奖。目前天隆优619已列入天津小站稻首选品种目录。该品种口感与日本越光在同一食味水平,已被中粮、盛宝粮油等米企作为重点开发品种,成为这些大型米厂的重要粮源。

本次会议是国内优质稻米产业的高层对话和精英聚会,将为小站稻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机遇,为天津小站稻发展乃至我国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模式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参考经验,也将为产业链上相关单位的合作共赢提供借鉴。

 

"));
网站地图